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新月異,無論是工業設計、教育行業或是醫學領域都可以通過簡便易用的3D打印設備實現獨特的創意。
3D打印技術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它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
正因為這項技術擁有強大的復制和仿制能力,可以解決高難度、復雜、個性化的設計需要,在醫學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3D打印醫療碩果累累,幾乎每一項新成就都引來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杭州博型科技致力于將三維重建技術與3D打印技術相結合,為患者量身定制器官模型。
利用不同的材料、顏色、硬度和柔韌性,對細節、觸感等進行完美復刻,最大程度上模擬人體解剖結構,可應用于不同的醫學場景。
手術指導
在通過CT、核磁等影像設備得到患者斷層影像的原始數據后,利用軟件進行三維重建,形成可編輯的三維數字模型,從而指導3D打印機逐層打印,為患者量身定制器官模型,用于進行術前規劃和手術模擬,幫助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
醫患溝通
通過3D打印技術制作的器官模型可用于與患者溝通談話,使患者及家屬能夠直觀的了解病變部位,更易于理解病情、手術方式、并發癥等。
3D打印物成果展示
淋巴管瘤
小兒心臟畸形
肝腫瘤
腎腫瘤
動靜脈畸形
小兒心臟畸形
肺腫瘤
下頜骨重建
食管內窺鏡仿真訓練模型
副鼻竇和耳咽管內窺鏡仿真訓練模型
脊柱內窺鏡仿真訓練模型
耳部內窺鏡仿真訓練模型
通過上述模型我們可以看出,通過杭州博型科技3D打印技術將原本只能在二維平面展示的三維重建模型直接打印成實物,能夠更加直觀地幫助醫療人員指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進行術前規劃和手術模擬,幫助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
同時3D打印技術制作的器官模型彌補了解剖標本缺乏的空白,幫助醫學生更好地理解細微復雜的解剖結構。同時可用于培訓并能加強手術技能,提供更多的手術訓練機會,從而提高手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