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全世界最頂尖的冰雪運動健兒齊聚長城內外,共赴冰雪之約,共筑冬奧之夢。2月12日,在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決賽中,高亭宇打破奧運紀錄奪得了金牌!2月13日,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賽中,中國隊不畏強敵奪得銅牌!
定制聯盟獲悉,2021年初,工業級3D打印領航企業與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備戰辦公室簽署協議,采用金屬3D打印技術為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中國短道速滑隊提供裝備優化解決方案,為運動員量身定制輕量化、個性化新型短道速滑冰刀,為國家隊征戰2022北京冬奧會貢獻出一份力量。
拓撲優化實現輕量化、流線型設計
研發團隊通過分析運動員在短道速滑轉彎中的動作,采集運動員作用在冰刀上的數據,得出冰刀受力工況,并對冰刀刀管進行輕量化拓撲優化,保證了刀管的流線型外觀及質量、橫向和切向強度的幾何優化設計,滿足了安裝、定位、加工等工藝需求。
新型3D打印冰刀刀管管體結構呈現流線型,結構合理,風阻小。
圖為教練員測量新型3D打印冰刀弧度。
成功開發鋁鎂鈧新型材料工藝
傳統冰刀刀管采用鋁合金材料生產,3D打印冰刀刀管則采用了鋁鎂鈧合金(AlMgSc)材料。
鋁鎂鈧合金是在傳統鋁鎂合金基礎上開發的新一代航天結構材料,具有比強度高,塑性好、耐高溫(250℃)等特性,研發團隊在FS421M金屬3D打印設備上,測試了鋁鎂鈧材料強度、韌性、疲勞等力學性能,獲得最優化參數,成功開發鋁鎂鈧金屬3D打印工藝。鋁鎂鈧合金打印的結構件,具有比傳統鋁合金更高的強度,且能替代某些鈦合金部件,達到減重降費的效果。
比傳統冰刀輕20%以上
研發團隊通過分析和采集運動員在短道速滑轉彎中體重、傾斜的角度、轉彎半徑、速度、離心方向的力、重力方向的力、標準力、側向力的數據,得出冰刀的受力工況,并根據受力工況在仿真軟件中進行計算,獲得冰刀最優結構。
根據新型冰刀系統刀管、刀托的模型重量測算,刀管+刀托優化后的總重量,比傳統冰刀重量減輕20%以上。
運動員反饋
新型冰刀重量減輕,穿著感覺更具輕盈感,在彎道滑行中具有更高的抓冰力,過彎更順暢,能承受中速滑行和正常起跑產生的機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