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羊城晚報,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下屬的增材制造中心,成功開發了一種新型3D打印高導熱模具鋼粉末材料并實現了中試生產。該款材料的研發面向航空航天、汽車和工業模具等高端領域行業需求,依托省基礎與應用基礎重大項目開展。未來,有望在消費電子、醫療和汽車模具等領域展開應用,可實現降本增效,加速東莞模具制造的轉型升級。
3D打印高導熱粉末材料
? 羊城晚報
?讓模具生產“冷靜而高效”
進入增材制造中心,首先看到的是金屬3D打印機、研究級金相顯微鏡、場發射掃描電鏡、FIB場發射雙束掃描電鏡和洛氏硬度計等多臺專業設備?!斑@些設備花費2000多萬元,為新材料開發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痹霾闹圃熘行闹魅卫钕鄠ゲ┦勘硎?,要研發、制備出符合工業生產需要的高導熱粉末材料,需要解決材料硬度、耐腐蝕、高導熱性能匹配問題,以及滿足大批量生產面臨的成本要求。這就需要從材料成分設計出發,借助專業的研發設備,優化制備工藝,改善材料內部的微觀組織,提升材料的力學性能。
研究人員在操作粉末床3D打印設備
? 羊城晚報
從2019年開始,10多人的團隊,經過3年時間的研發,高導熱粉末材料進入“中試”階段?!澳壳?,高導熱粉末材料已完成數百公斤生產,并與廣東某龍頭企業合作,采用金屬3D打印技術,實現高導熱隨形冷卻模具的制備和驗證?!崩钕鄠ケ硎?。
模具素有“工業之母”的美譽,在工業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模具溫度不僅影響產品缺陷,而且零件冷卻耗時長,占到整個注塑成型周期的60%-70%。
研究人員進行新材料研究
? 羊城晚報
增材制造中心的高導熱材料的研發,將促進東莞模具行業轉型升級?!案邔?D打印隨形冷卻模具,可改善模具溫度平衡,降低注塑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產品品質和模具的使用壽命?!崩钕鄠ケ硎?。
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進入中試階段后,隨著新材料的量的大幅增加,增材制造中心的技術成果落地將加速推進,還將助力其所在地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構建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科創生態體系。